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科研管理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科研管理 >>正文

中药药物分析新方法与新技术研究

说明:

    本方向运用现代分析化学、生物化学、高等数学、模糊数学、数理统计、信息科学和微机技术,系统地建立了一套适合于中药药物研究的分析方法与技术,并注意常用仪器的配套和新功能的开发,建立了相应的中药质量评价方法和标准操作规程。现代仪器分析在生药质量控制与研究中的应用研究,建立了系统的超临界流体萃取、固相萃取、微波萃取、超声波提取等前处理技术和原子光谱(包括原子吸收、原子荧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的发射)、磷光、荧光、化学发光体技术、高效毛细管电泳、高效液相、高速逆流色谱等分离分析技术。气-质、液-质联用技术等。这些成果已推广应用于科研方法的建立、药品质量的评价与控制、药品检验和改善生产条件的实践中。
    这些成果已广泛应用于中药品质研究、评价与质量控制,用于科研方法的建立,用于药品检验和改革生产条件实践中。特别是该方向能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开设了一门新课—中药药物分析,填补了中医药院校知识结构的空白,出版了多部相关教材,其实验教学改革曾被《长春日报》在头版做过报道。此项成果获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潜在的经济效益。
    本方向现与日本静冈大学、三重大学以及韩国、泰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合作,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项目及省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国内外核心刊物22篇,有4篇被SCI收载,有部分被国内教材或学术著作所引用。
(5)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与炮制工艺研究
    本方向主要将传统制药经验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研究中药炮制、制剂原理和工艺技术,探究其机理和药效之间的关系,以提高临床用药的科学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中药新剂型和给药系统研究:以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药理学和化学为基础,应用生物药剂学、药代动力学、物理药学等现代最新科学技术理论和技术。结合药物性质和现代药剂学理论,研究药物新剂型与新型给药系统。探索剂型与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及药效之间的关系。在中药靶向制剂技术以及载体研究中,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为中药制剂的创新开辟了新路。如葫芦素毫微粉冻干粉针剂及其靶向给药系统研究,将从中药中提取的有效成分,选用适宜的填充剂制备成理化性质稳定、易再分散的纳米冻干针剂,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其实践表明,在提高药效和生物利用度、降低毒副作用、提高药品的安全性等方面具有创新性。
    在其他中药新剂型研究方面完成了中药两头尖皂苷冻干粉针剂、松杉树芝多糖冻干粉针剂、痛必定冻干粉针剂、痛必定冰干粉针工艺研究,均已被企业采用。还与企业联合进行了中药超微粉体工程技术与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其项目正在进行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中药炮制原理与工艺研究:以中药动、植、矿物药炮制和有毒中药的炮制工艺、质量研究为核心,例如运用地矿学、化学、药理学、毒理学等手段,对矿物药在不同剂型和不同炮制方法中溶出特点,赋存状态及其作用机理进行阐明,使矿物药炮制研究由传统的功能主治提高到分子水平。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项目等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