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人才培养

中药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中药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必须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体要求是: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作风,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科学作风严谨,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必须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教学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在本学科的科学研究中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掌握二门外国语,第一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第二外国语具有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4、身体健康。

二、研究方向

1、中药活性成分及其结构研究

2、中药分子药理学研究

3、中药品质与分析新方法、新技术研究

4、中药新剂型给药系统与炮制工艺学研究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为三年,在职博士研究生可适当延长12年。

四、课程设置与要求

(一)课程设置与学时分配

类别

 

学时

学分

必修或选修

备注

公共必修课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72

4

必修

目前第一外国语为英语语种的,经导师同意,研究生处批准,第二外国语可作为选修课;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语种的,第二外国语为必修课程。

专业外语

一外

54

3

见备注

二外

108

6

专业基础课(2门)

72

4

学位课,导师指导完成

专业课(4门)

72

4

学位课,导师指导完成

选修课及讲座

根据研究方向,由导师和学生共同确定

根据研究方向选修12

(二)要求

1.必修课课程为学位课程,成绩评定方式为考试,以百分制计分,75分为及格。

2.选修课程根据研究方向的需要,为进一步拓宽和加深博士生本专业理论的广度和深度,选修1-2门,成绩评定方式为考察,以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计。

五、培养方式

博士生的培养,提倡跨学科专业的导师共同指导,鼓励多种形式的联合培养。

政治思想教育,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课堂学习、社会实践、导师的言传身教,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在导师和指导小组成员的指导下,在课程学习方面,采取课堂教学、自学、学术讨论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进一步拓宽知识范围,掌握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在科学研究方面,结合导师的研究课题,运用先进的、高水平的科研工作方法和手段,重点培养独立从事本学科领域创造性研究工作的能力。

六、学位论文

博士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应广泛收集资料,掌握本专业领域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在导师指导下,经过选题的充分准备工作和实际论证后,拟定研究课题,于第一学年内写出研究课题的文献综述,并在一定范围内作开题报告,就选题的科学依据、目的、意义、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课题条件和实施方案等作出论证。开题报告通过后,填写《长春中医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课题研究计划书》并报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课题研究过程中,研究生应按计划定期在科室作科研和学位论文工作进展情况的阶段性报告。

博士学位论文是综合衡量博士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应在博士生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论文应作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应有新的发现、新的见解、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在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上作出创造性的成果,对本学科的学术发展具有较大的价值,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博士论文完成后,须经导师及指导小组审核同意,方可推荐答辩,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组织论文评审、答辩和学位授予审核工作。

七、教学实践

在导师指导下,承担本专业大学本科专业课的辅导、组织讨论及一定的课堂教学任务,并要求结合自己的科研课题做一次专题讲座。由科室对其教学能力进行考核。

八、学术活动

积极参加国内外的有关学术活动和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研讨,在读期间应在国家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以上或出版学术著作(副主编以上)。


附:课程设置

一、专业课程

1.中药化学专论与研究进展  36学时

2.药理学专论与研究进展  36学时

二、专业基础课课程

1.中药分析新方法新技术专论  18学时

2.现代药物化学专论  18学时

3.中药毒理学研究进展   18学时

4.生药学研究进展  18学时

三、选修课

1.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论  18学时

2.分子生物学   18学时

3.蛋白组学与后基因组学  18学时

4.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专论  18学时

5.应用光谱解析   18学时

6.现代中药免疫学研究与进展  18学时